技術文章
在瀝青混合料檢測流程中,小型馬歇爾擊實儀的穩定運行是保障數據精準的核心前提,若設備出現擊實能量偏差、頻率異常等故障,不僅會導致檢測結果失真,更可能誤導混合料配方調整與路面施工質量判斷。一套科學規范的故障排查方法,就像為設備配備了專業的 “健康醫生",通過精準定位問題、高效解決隱患,確保其始終保持最佳工作狀態,筑牢瀝青路面質量管控的技術防線。
故障排查的核心邏輯是先現象定位,后精準施策。圍繞設備核心工作環節展開系統核查。針對最常見的 “擊實能量異常" 問題,若發現同批次樣品密實度數據波動大,先通過精準臺秤復核擊實錘重量(標準 4.5±0.05kg),檢查錘體是否磨損、配重是否缺失;再用鋼卷尺測量落距(標準 450±5mm),重點排查限位裝置是否松動、起落軌道是否變形。處理時只需針對性補充配重、校準限位部件或更換磨損錘體,即可恢復擊打能量的穩定性。
當設備出現 “擊實頻率偏離 60 次 / 分鐘" 的情況,先通過秒表手動計數對比設備顯示值,判斷是電路還是機械故障。若頻率忽快忽慢,打開側蓋檢查傳動系統:皮帶松動則調整電機位置張緊,齒輪卡滯需添加專用潤滑油;若電路接觸不良,清潔接線端子并緊固螺栓,控制器故障則聯系廠家專業維修。這種 “先區分故障類型,再拆解部件排查" 的思路,能快速縮短排查時間。
試模固定不穩是導致試塊成型不良的關鍵隱患,排查時重點關注三個維度:底座螺栓是否鎖緊、夾持夾具是否夾緊、試模本身是否變形。若試模在擊實中晃動,先緊固底座連接螺栓,更換老化的夾具襯墊增強夾持力;若試模內壁磨損或變形,直接更換標準試模,避免因設備適配問題影響檢測效果。而針對 “錘體卡滯" 故障,優先清理軌道內的混合料殘渣,涂抹潤滑油減少摩擦,若升降機構故障則檢修電機或導向套,確保錘體自由起落。
科學的排查離不開日常預防維護的支撐。每次檢測后及時清理設備殘渣,每周檢查緊固傳動部件螺栓,每月對軌道、齒輪等部位進行潤滑保養,每季度按 JTG E20-2011 標準校準錘重、落距等關鍵參數。從故障排查到日常運維,每一個細致操作都是對檢測精準度的守護,讓小型馬歇爾擊實儀持續穩定發揮 “質量標尺" 作用,為瀝青路面工程質量提供可靠保障。